1. 項目背景
一家新能源材料公司致力于開發新一代高容量鋰電池負極材料。純硅的理論容量遠高于傳統石墨,但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巨大(約300%),導致材料粉化,電池循環壽命急劇下降。為解決這一問題,該公司計劃開發一種納米硅/碳復合微球:
核心:納米硅顆粒(提供高容量)
基質:無定形碳(緩沖體積膨脹,提供導電網絡)
結構:微球形態(提高振實密度,改善加工流動性)
噴霧干燥機是實現這一結構的理想設備。
2. 工藝挑戰與需求
漿料制備:需要將納米硅粉、石墨烯/碳納米管(CNTs)、導電碳黑、瀝青(碳源)等均勻分散在溶劑(如水或乙醇)中,形成穩定、可泵送的懸浮液。
防止團聚:納米顆粒極易團聚,需要在干燥過程中保持其納米特性均勻分布在微球內。
結構控制:需要**控制干燥工藝參數,以獲得實心或中空的微球形貌,并保證粒徑分布集中。
溶劑回收:如果使用有機溶劑(如NMP),需要配備閉路循環和溶劑回收系統,保證安全與成本。
后續處理:噴霧干燥后的產物通常需要經過一步碳化熱處理,使瀝青碳化形成堅固的碳框架。
3. 設備選型與配置
該公司選用了一臺實驗室閉路循環噴霧干燥機,其主要配置包括:
干燥塔:材質為316不銹鋼,帶冷壁夾層(防止熱敏材料粘壁),配有觀察鏡和清洗口。
霧化器:二流體霧化器。這是關鍵選擇,因為二流體霧化器能更好地處理含固體顆粒的漿料,并能產生粒度分布更均勻的液滴,*終得到粒徑一致性更好的微球。
加熱系統:電加熱,PID**控溫,**溫度范圍:室溫 ~ 300°C(根據溶劑和材料耐受性調節)。
氣固分離系統:兩級旋風分離器 + 袋式過濾器,確保高收率收集細微產品。
閉路循環系統:配備冷凝器,用于冷凝和回收有機溶劑(本例假設使用乙醇),并用惰性氣體(如氮氣)作為干燥介質,防止材料在高溫下氧化。
進料系統:蠕動泵或螺桿泵,可**控制漿料進料速率,保持過程穩定。
控制系統:PLC觸摸屏控制系統,可實時記錄和調節**溫度、出口溫度、進料速度、霧化器轉速、系統風壓等關鍵參數。
4. 工藝流程簡述
漿料制備:將納米硅粉、碳納米材料、瀝青粉末按一定質量比加入到乙醇溶劑中,加入分散劑,通過高速剪切和球磨,制備出固含量約為20%-30%的穩定、均質漿料。
噴霧干燥:
開啟設備,用氮氣系統。
設定**溫度:200°C,出口溫度:80-90°C。
啟動霧化器,設定轉速:20000 rpm(根據目標微球粒徑調整,轉速越高,液滴越小,微球越細)。
啟動進料泵,以 500 mL/h 的速率將漿料送入霧化器。
漿料被離心力霧化成無數細小液滴,在熱氮氣環境中瞬間干燥。乙醇溶劑迅速蒸發,留下由納米硅和碳前驅體組成的球形顆粒。
干燥后的粉末通過旋風分離器和布袋收集到收集瓶中。
揮發的乙醇蒸汽被冷凝回收,純化后可重復使用。
后處理:將收集到的復合粉末在管式爐中,在氬氣保護下進行碳化處理(例如:800°C,2小時)。瀝青在高溫下碳化,形成包裹納米硅顆粒的無定形碳基質,*終得到堅硬的納米硅/碳復合微球。
5. 成果與優勢
產品形態:成功獲得粒徑分布在 10-50 μm 之間的球形粉末,流動性極佳,振實密度高。
微觀結構:電鏡(SEM/TEM)顯示,微球由無數原始納米硅顆粒均勻嵌入在碳基質中構成,有效避免了納米硅的宏觀團聚。
電化學性能: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測試,表現出:
高比容量:遠高于商用石墨材料。
優異的循環穩定性:碳框架有效緩沖了硅的體積膨脹,經過10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顯著高于簡單混合的硅碳材料。
工藝優勢:
一步成球:將混合和造粒過程合二為一,流程短,效率高。
可擴展性強:工藝參數穩定后,可輕松放大到工業化生產型設備。
高收率:閉路循環系統使產品收率超過95%。
6. 總結
這個案例展示了噴霧干燥機在制備高性能納米復合材料中的關鍵作用。通過**控制漿料配方和設備參數(如**溫度、霧化器轉速、進料速度),噴霧干燥技術能夠高效、可重復地制備出結構規整、性能優異的納米硅微球,滿足了高端領域(如鋰電池)對材料結構的嚴苛要求。
對于不同的應用(如催化劑、醫藥),漿料配方和工藝參數(如溫度、氣氛)會相應調整,但核心原理和設備構成是相通的。
上海歐蒙實業有限公司 2023 Al Rights Reseved 備案號:滬ICP備14034580號-16 滬公網安備31012002006227 本站更新文章:644 篇 今日是: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